赵纫兰:16岁嫁10岁李大钊,相伴28年,丈夫下葬35天,她追随而去

1927年1月,京师警察厅抓捕一名名叫李大成的中央党部交通员,还没等用刑,此人便屈服,还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部讲了出来。

从李大成嘴里,京师警察厅侦查处处长吴郁文得知,共产主义的先驱,党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一家人竟然躲在北京东郊民巷俄国兵营内。

得知这一消息的吴郁文,并未马上行动,而是放李大成回去,原因有二,第一,东郊民巷是公共租界,不归警察厅管,第二,李大钊是躲在俄国兵营,哪里能擅自行动?

于是,他让李大成继续当“交通员”,不过,所携带的信件、文件等,都要提前打电话,让吴郁文的手下检查,然后按内容的重要与否,给李大成发放奖励。

为了几个大洋,李大成叛变了革命,随着时间的推移,侦查处处长吴郁文了解到的情报越来越多。

1927年4月,吴郁文举得时机成熟,便开始布置行动计划,4月6日上午,吴郁文手下警察撞开了俄国兵营大门,蜂拥而入,将李大钊一家,及十几名同志一同逮捕。

被捕后的李大钊受尽各种言行拷问,但始终坚贞不屈,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想尽办法营救,这让当时坐镇北京的张作霖感受到极大压力。

为此,他还特意取信,向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阎锡山等人询问意见,除阎锡山没有回复外,其余人皆主张“速行处决,议决后患。”。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余名革命人士被押赴刑场,李大钊被施以绞刑,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8岁。

就在李大钊牺牲这天,他的妻子赵纫兰和被捕的几个孩子被放回了家中,当时的赵纫兰并不知情,直到第二天,才在报纸上看到丈夫就义的消息。

惊闻噩耗的她,“悲痛号泣,气绝复苏者数次,病乃愈益加剧,以致卧床不起”。

李大钊离世后,赵纫兰被反动派特务监视,并且多次受到迫害,赵纫兰有心一死了之,但几个孩子还年幼,而且,李大钊的尸骨,迟迟未能下葬,因此,赵纫兰只能擦干眼泪,坚强的活下去。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包办婚姻”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父母早亡,与祖父李如珍相依为命,对于这个孙子,李如珍是喜爱不已,同时严格教育,李大钊从3岁开始,便跟着祖父读书。

1899年,在祖父的主持下,年仅10岁的李大钊,与16岁的同村姑娘赵纫兰结为夫妇。

赵家与李家是世交,赵纫兰与李大钊自幼相识,可谓青梅竹马,因此,虽是包办婚姻,但双方对这桩婚事儿,都极为满意,婚后的李大钊,依旧称呼赵纫兰“姐”,而赵纫兰,也贤惠至极,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李大钊得意专心学业。

1902年,李大钊第一次参加童试,可惜名落孙山,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赵纫兰依旧鼎力支持李大钊,让他专心学业。

1905年,李大钊先后通过童试、县试、府试,成为永平府中学堂学生,赵纫兰是欣慰不已。

1907年,李大钊进入北洋大学堂,也是这年,18岁的李大钊初为人父,可惜的是孩子出生没多久,便不幸夭折。

失去孩子的赵纫兰,根本来不及悲伤,因为李大钊求学,需要的花费极大,她只能想方设法多赚些钱。

从北洋大学堂毕业后,李大钊又去了天津上学,这一读就是6年,在此期间,赵纫兰先后为李大钊生育李葆华、李星华。

1913年,赵纫兰又生育一子,此时的李大钊在中秋节回了家,跟赵纫兰说,他想去日本读书。

当时的赵纫兰一个人要照顾3个孩子,其辛苦可想而知,但她根本不想李大钊走后,自己怎么生活,反而问道:“家里需要筹多少钱?”。

李大钊远赴日本留学后,赵纫兰母子过得极为艰辛,而且,她的小儿子不满一周岁,便又夭折了。

3年之后,李大钊学成归来,进入《晨钟报》工作,条件好了一些,但此时的李大钊已经接触革命思想,他先后创办《宪法公言》、《甲寅》,忙于工作,根本无法照顾家庭。

家庭的琐事儿,再加上对丈夫的思念,1917年4月,赵纫兰病倒了。

好在一点,李大钊心里始终装着赵纫兰,在其生病时,赶回家中悉心照料,直到赵纫兰病好,这才返回北平。

1918年,李大钊把赵纫兰母子接到了北平,夫妻二人终于团聚,但可惜的是,1919年,因北平当时流行瘟疫,而且李大钊正为五四运动奔忙,无奈,赵纫兰只能返回老家。

为丈夫担惊受怕

1920年,赵纫兰再次来到北京,与李大钊团聚,在此期间,又先后生下钟华、光华两个孩子。

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开始筹备建立党组织,1921年,组织成立后,李大钊又四处奔波,宣传马克思主义等事情,是一刻不得闲。

除此之外,李大钊还仗义疏财,在北大工作期间,李大钊工资最低120,最高的时候200元,这笔钱足以让一家人好吃好穿,但工资一发下来,李大钊除了每月80元的党费,其余钱,还要接济有困难的同志,每个月都是月光族,甚至还要提前预支工资。

在北京的赵纫兰,还要继续为生活发愁,身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让北大的会计每月“截留”李大钊的一部分工资,交给赵纫兰,让赵纫兰作为生活开支。

1922年开始,李大钊又开始为改组国民党,促进国共合作的事情忙碌。

1923年,李大钊前往上海开会,赵纫兰发现,家门口经常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转悠,知道丈夫处境的她,又开始为丈夫的安危担忧。

1924年,从广州开会归来的李大钊为国事忙碌不停,这时候,他们的小女儿钟华,因患白喉,不幸离世,钟华离世不久,李大钊被通缉,带着大儿子葆华离京,赵纫兰则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返回老家。

虽然知道丈夫做的事情极其危险,但与李大钊生活多年,赵纫兰知道李大钊的性情,也清楚她奋斗的目标,只能尽力照顾好家庭,让李大钊没有后顾之忧。

可惜,革命有时候付出的代价,便是生命,1927年,李大钊英勇就义,赵纫兰失去了相伴28年的丈夫。

李大钊牺牲之后

在李大钊牺牲之后,最让赵纫兰心痛的,便是久久不能下葬。

据说,李大钊牺牲3个月后,赵纫兰曾经去找过北大校长蔡元培,蔡元培给出的解释是,李大钊有着巨大影响力,草草下葬不合适,而大张旗鼓,张作霖肯定不允许,因为,他杀李大钊的罪名,是“里通外国”,怎么可能让他风光大葬?因此,只能另寻时机。

赵纫兰这一等,就是6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被口诛笔伐,而张作霖,早已在皇姑屯被炸死,张氏父子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但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之一,风光大葬,依旧困难重重。

很快,时间到了1933年,此时的赵纫兰,已经49岁,生育9个孩子(4个夭折),而且操劳了一辈子的她,身体已经垮了下来,自知时日无多的她,求到了李大钊北大同事身上,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丈夫入土为安。

于是,在蒋梦麟、钱玄同等人的主持下,李大钊的公葬,被提上了议程。

1933年4月23日上午,李大钊出殡,送行队伍多达数千人,可惜的是,出殡之时,却遭到军警阻拦,甚至还发生动手事件,好在一点,众人齐心,让李大钊成功入土为安。

丈夫下葬,赵纫兰的心愿了了,而她的5个孩子,长子李葆华24岁,长女李星华22岁,次女李炎华14岁,次子李光华11岁,小儿子李欣华5岁。

虽然还有几个孩子年幼,但哥哥姐姐都能照顾,赵纫兰没了牵挂,在李大钊下葬35天后,也就是五七之后,离开人世,享年49岁。

离世后,赵纫兰与李大钊葬在了一起,因为赵纫兰的突出表现,在其离世后,组织追认她为党员。